再别康桥原文作者简介

再别康桥原文作者简介

徐志摩(1896—1931)是现代的诗人,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。《再别康桥》是他代表性的诗作之一,创作于1928年11月6日,表达了他对剑桥(康桥)的深切怀念和依依惜别的情感。

作者简介

徐志摩,原名徐志摩,笔名南湖、云中鹤,浙江海宁人。他在1918年至1922年间留学于美国和英国,先后就读于克拉克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及剑桥大学。这段留学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使他在诗歌中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。徐志摩被誉为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,他的作品以清新、优雅而又富有情感著称。

在1922年回国后,徐志摩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,并积极参与新月社的创办工作。他与胡适、闻一多等人共同推动了新诗的发展。徐志摩于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,享年仅35岁。

《再别康桥》的创作背景

《再别康桥》是在徐志摩第三次游历剑桥后所写。诗人在乘船返回的途中,将对康桥的依恋与告别之情凝聚成这首诗。康桥不仅是他留学生活的见证,更是他心灵的归宿。他曾说:“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,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。”可以看出,康桥对他的影响深远而深刻。

诗作内容与主题

《再别康桥》以轻柔的笔调描绘了康桥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全诗开头即以“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的来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。在描写河畔金柳、波光艳影时,徐志摩运用细腻的意象表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。诗中反复出现的“轻轻”、“悄悄”、“沉默”等词汇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伤感的氛围,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告别之情。

《再别康桥》不仅是徐志摩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反思。通过这首诗,徐志摩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,使其成为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正如他所言,这首诗是他对康桥表达最深切最难舍离感情的一次告别,未来只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。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再别康桥原文作者简介
本文地址:http://52juming.com/show-65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诗界网络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诗界网络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