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定资产管理办法_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

固定资产管理办法_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

以下是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办法_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介绍

固定资产管理办法

一、总则

为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,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,保护国有资产,制定本管理办法。

二、资产管理机构

(一)每个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,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、验收、存储、调拨、维修、报废等工作。

(二)资产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人员,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,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、完好和有效使用。

三、资产登记

(一)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,对所有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。

(二)资产登记内容包括资产名称、规格型号、数量、购置日期、购置金额等信息。

(三)所有资产登记记录应及时更新,确保准确无误。

四、资产验收

(一)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后,应进行验收。验收应由资产管理机构组织,包括实物验收和财务验收。

(二)实物验收应确认资产的数量、质量、完好度等情况,确保与购置合同一致。

(三)财务验收应核对购置合同、发票、凭证等财务文件,确保资产的合法性和准确性。

五、资产存储

(一)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存储制度,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妥善保管。

(二)存储场所应符合安全、防火、防盗等要求,保证资产的安全性。

(三)存储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和编号,方便资产的查找和管理。

六、资产调拨

(一)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调拨应经过资产管理机构的审批和登记。

(二)资产调拨应记录调拨的资产名称、数量、接收单位、调拨日期等信息。

(三)调拨后,原单位应将资产从登记簿中删除,接收单位应将资产加入到自己的登记簿中。

七、资产维修

(一)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维修制度,对需要维修的资产进行及时维修。

(二)维修工作可以由事业单位内部的维修队伍进行,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维修单位进行。

(三)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维修的资产名称、维修内容、维修时间预测(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)等信息,以便日后查阅。

八、资产报废

(一)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制度,对无法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理。

(二)资产报废应经过资产管理机构的审批,审批结果应记录并通知有关单位。

(三)报废的资产应进行登记,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。

九、资产盘点

(一)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资产盘点,确保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
(二)资产盘点应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盘点,确保实物与账务的一致性。

(三)盘点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核对,发现差异应及时调查和处理。

十、违规处理

(一)对于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,资产管理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,包括警告、记过、记大过等。

(二)对于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,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提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,甚至追究法律责任。

十一、附则

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。

本办法解释权归资产管理机构所有。

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内容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于更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_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固定资产管理办法_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
本文地址:http://52juming.com/show-21323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诗界网络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诗界网络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